舰船装备
美海军认知电子战技术转入应用研发
发布日期: 2019-02-22 来源:原创: 周智伟 蓝海星智库 访问量:
REAM项目是美国海军未来海军能力(FNC)项目之一,旨在将DARPA研发的认知电子战技术转移到海军的EA-18G电子战飞机上,增强EA-18G对抗敏捷、自适应和未知的雷达、雷达模式的能力。目前,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为美国海军的“反应式电子攻击措施”(REAM)项目研发机器学习算法,预计2019年底完成。 一、美军电子战能力受到挑战 2015年、2017年,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连续发布《电波制胜:重拾美国在电磁频谱领域的主宰地位》《制胜灰色地带:利用电磁频谱战恢复对升级事态的主导》2份评估报告,指出美军在电子战领域正面临潜在对手电子能力增强、未知威胁增多的问题。为此,2018年7月,美国国会在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要求国防部组织跨职能小组,评估潜在对手在电子战领域的实力。 (一)对手的雷达、通信抗干扰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有源相控阵、数字波束成形、自适应算法等技术的应用,俄罗斯、中国等美军的潜在对手的雷达抗干扰能力显著提高。与之类似,扩频通信、随机跳频、智能天线等技术的应用,使潜在对手的通信抗干扰能力也大幅提高。这些新兴抗干扰技术的运用使美军的电子战能力受到了抑制。美空军部长、海军中将、国会议员等高官均发表过美国电子战能力受到中俄挑战的言论。 (二)未知特征的威胁不断增加 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动态频谱分配、重编程等技术支持下,潜在对手的雷达、通信系统的信号正在变得越来越灵活、敏捷,其信号特征已经很难提前获取。美军电子战装备未来在战场上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未知特征的捷变电磁信号,采用传统的应对已知特征信号的手册式电子攻击方法无法达到作战效果。 (三)复杂电磁环境增加信号侦察难度 随着潜在对手的各种新型通信、导航、雷达、无人装备的大量应用,战场空间的电磁环境变得非常复杂,由此造成电磁信号在频域、时域、空域拥堵严重,降低了电子战装备对威胁信号的侦察分选能力,进而影响其作战效能。 二、认知电子战的作战概念 针对电子战能力优势缩减,作战手段不能满足当前战场需求的问题,美军自2009年起开始将认知概念引入电子战领域,形成认知电子战概念,并通过DARPA开展了认知电子战的先期研究。 认知电子战技术将认知科学的成果与电子战技术结合,在传统电子战系统中增加目标认知、智能决策、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电子战智能化。其作战过程首先从原始传感器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关目标电磁信号的知识,然后实时或近实时制定出电子战攻击的最优化策略,最后对攻击效能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一次的攻击策略,通过不断重复以上过程实现自适应对抗各种目标。 认知电子战的核心技术包括三部分,对应了作战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信号知识学习、攻击策略制定和攻击效果评估。DARPA开展的两项典型认知电子战项目都在力图开发这三项核心技术。 三、美军认知电子战技术转入应用研究阶段 DARPA于2010年11月、2012年7月先后启动“行为学习自适应电子战”(BLADE)、“自适应雷达对抗”(ARC)两个认知电子战项目,前者已进行了样机演示,后者进展顺利。基于DARPA的认知电子战技术成果,海军研究署于2016财年启动“反应式电子攻击措施”(REAM)项目,目标是在海军电子战装备上应用认知电子战技术。2018年,海军分别授出两份认知电子战技术研发合同,表明该技术在海军已转入工程研发阶段。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俄海军接收“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攻击型核潜艇 (2025-01-02)
               缅甸新型护卫舰下水 (2025-01-02)
               美海岸警卫队首艘极地安全巡逻舰获准开建 (2024-12-31)
               美国海军接收“衣阿华”号核潜艇 (2024-12-27)
               现代重工产付3600吨级新型护卫舰主力舰“忠南”号 (2024-12-25)
               日本海上电子战发展状况分析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