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的澳大利亚新潜艇与西方国家在印太地区的矛盾(下)
发布日期: 2021-11-10 来源:谢忱 蓝海星智库 访问量: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成立“美英澳同盟”,声称将构建新型防务和安全伙伴关系,保障其在印太地区的共同利益。三国领导人均强调,国防工业将是美英澳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将进一步提升能力联合与技术共享水平,深化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与供应链一体化。为此,美英澳将合作开展一系列重大军工建设项目,其中第一个项目是为澳大利亚海军建造攻击型核潜艇……
三、澳大利亚未来潜艇的几种可能
目前,尚不明确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替换艇的具体新方案。
-
第一种可能是在美国“弗吉尼亚”级潜艇替换计划上马后,将“弗吉尼亚”级潜艇生产线转移到澳大利亚,但这一方案耗时太久且不确定性较大; -
第二种可能是澳大利亚直接购买美英退役的老旧潜艇,如美国“洛杉矶”级或英国“特拉法尔加”级,这一方案可以使澳大利亚快速建立核潜艇部队,配合美印太战略,但无法满足澳大利亚在本土建造潜艇促进本国就业的需求 -
第三种可能是澳大利亚引进美英两国淘汰的闲置生产线和旧型潜艇技术,在本国建造潜艇,目前来看采取这一方案的可能性较大。
无论采取何种方案,就目前而言,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替代计划又回到了2016年竞标之前的状态,具体技术方案和完成时间均无法确定。为在近期保持潜艇部队作战能力,澳大利亚只能继续为老旧的“柯林斯”级潜艇实施延寿计划。2021年9月,在缔结美英澳同盟,确定由美英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的同时,澳大利亚国防部正式批准了投资64亿澳元的“柯林斯”级潜艇延寿项目。
至此,澳大利亚已经在新型潜艇项目上花费了超过72亿澳元的金钱成本(此前澳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澳大利亚在新型潜艇项目上的花销已达8.4亿澳元)和14年的时间成本,加上需要向法国海军集团支付的违约金、向因项目取消而失去工作的船厂工人支付的保障金等,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替换项目的沉没成本已经难以估量,而新潜艇的交付时间则依然遥遥无期。
四、西方国家在印太地区并非铁板一块
9月21日,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表态支持法国在潜艇事件上的立场。2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美国总统拜登就法澳潜艇项目夭折进行了磋商,马克龙同意法驻美大使返回美国,并与拜登商定于10月底在欧洲举行会晤,就潜艇事件达成最终共识和谅解备忘录。此后,法驻美澳两国大使先后返回任所。虽然10月1日欧盟推迟了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对话,但美英澳法四国因潜艇事件造成的紧张关系已经基本缓和,不会对美英与其西欧盟友的关系,特别是北约组织构成实质性损害。但是,此次潜艇事件依然表明,美国谋求在印太建立的“地区合作网”,并不像其所宣称的那样铁板一块,其内部矛盾不可忽视。
“地区合作网”是美国防部2019年《印太战略报告》提出的美在印太地区能力建设的三大重点之一,主要是以美日印澳“四国合作机制”为基础,将美国在印太的各类双边盟友关系整合为类似于北约的多边性地区集体安全机制,同时鼓励英法等域外盟友配合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活动,共同对美国在印太的“大国对手”实施遏制。作为一项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概念,“地区合作网”基本被拜登政府所继承,依然是当前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前,西欧国家对“地区合作网”概念普遍持欢迎态度。美国防部《印太战略报告》出台后,法国、德国、荷兰先后发布各自的印太战略,其中均包含要配合美国在印太地区维护“航行自由”的内容,三国同时还宣称要推动欧盟制定印太战略。对于某些西欧国家而言,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摇边旗、敲边鼓,借机分一杯羹,不失为在殖民体系瓦解半个多世纪后重新染指印太的一种选择。
然而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顾虑自己盟友的利益,早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就基于“美国优先”的战略宗旨,对法国等欧洲盟友发动贸易战,并在不知会北约盟友的情况下单方面从叙利亚撤军,放任土耳其打击西欧国家支持的库尔德武装。拜登政府上台后否定“美国优先”,宣称“美国回归”,意图修复与盟友的关系。但从此次美国利用法澳潜艇项目的内在矛盾,联合英国对法国“背后捅刀”的行为来看,美国对外政策的思想内核依然是“美国优先”。法德等西欧国家试图通过追随美国在印太地区谋利,就必须做好被美国利用后再抛弃乃至出卖的准备。
从美英澳建立同盟,以及10月中旬美日英澳举行“海上伙伴关系演习”来看,当前美国在印太地区最为仰仗的两组盟友关系分别是美英澳加新“五眼联盟”和美印日澳“四方合作机制”。澳大利亚作为联结两组关系的纽带,在未来一段时期很可能将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最主要的盟友。英国作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头号铁杆盟友,未来也将是美在印太“地区关系网”所着重拉拢的域外盟友。而北约组织中的西欧盟国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则将处于可有可无的鸡肋地位。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进一步转向印太,法德等西欧国家在美国全球盟友关系中的地位很可能将进一步下降,促使其对自己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定位做出新的选择。
(蓝海星:谢忱)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俄海军接收“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攻击型核潜艇 (2025-01-02)
               缅甸新型护卫舰下水 (2025-01-02)
               美海岸警卫队首艘极地安全巡逻舰获准开建 (2024-12-31)
               美国海军接收“衣阿华”号核潜艇 (2024-12-27)
               现代重工产付3600吨级新型护卫舰主力舰“忠南”号 (2024-12-25)
               日本海上电子战发展状况分析 (2024-12-25)